据Tnooz报道,近年来,部分酒店一直在努力把自身打造为旅客与目的地旅游之间的桥梁,这股热潮给酒店业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不管是连锁酒店还是独立酒店,他们都意识到应该将目前线下能做的事不同程度的复制到线上去。具体来说,就是让旅客能够搜索并预定当地景点及其他各种旅游目的地相关产品门票。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产品供应商涌入线上,这将是一个潜力巨大的行业。
当旅客入住后,酒店在旅客选择当地旅游产品这一过程中占据着一个非常有利的位置。酒店并不仅仅把这看作是目前业务的增值服务,还是一个绝佳的辅助营收的机会。
令人不得不好奇的是,同样作为各种辅助产品和服务的热衷者,为什么航空公司并没有像酒店,租车以及保险公司一样投身于该市场,将旅游及目的地相关产品作为增加利润的新的突破点?
在上月召开的Phocuswright Europe峰会上,Trekksoft首席执行官Jon Fauver认为,航空公司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旅游及目的地相关产品对整体的旅客服务带来的好处,以至于当前航空公司在这一方面毫无建树和存在感。
过去几年,航空公司也有过相关的合作,例如捷蓝航空最近将官网上的旅游景点票务商由Viator改为GetYourGuide。但是总的来说,航空公司还是没有考虑将旅游及目的地相关产品作为辅助营收。
有些航空公司做出过尝试但是最后还是放弃,比如瑞安航空与Isango的合作。其他公司声称将来或许会考虑相关事宜。
直到最近,关于购买景点时间与购买机票时间不同步的争论可能还是对的。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一观点应该会有所改变,特别是作为处在旅客旅途开始和结束关键位置的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客户端及邮件与旅客频繁互动。
Fauver表示,航空公司拥有详细的旅客信息,特别是一些经常出行的资深旅客,这使他们有机会向目标旅客提供相关旅游和目的地产品供旅客到达后选择。
更重要的是,航空公司可以在旅客注意力最集中的时候提供以上服务,例如在机场或者起飞后,此时旅客很有可能正在考虑到达目的地之后的计划。
Rezgo首席执行官Stephen Joyce甚至还有更进一步的想法。他认为航空公司应该利用机上的娱乐系统向旅客展示和销售目的地相关产品,比如景点门票等。
不幸的是,对于旅游及相关产业来说,最大的难关或许还是在于航空公司的流程和战略思维上。
Fauver认为,航空公司的业务复杂而又发展缓慢,他们的着重点还是在传统的核心业务上,例如机票,租车等相关业务。
- 上一篇:千禧一代如何将出差+旅游相结合?
- 下一篇:文章还没写出来呢